摘要:目前無線通信已經被廣泛應用于許多領域,但是由于雷電的危害,無線通信設備時刻都處在危險當中。本文探討了無線通信設備的防雷措施。
關鍵字:無線通信設備防雷措施
Abstract:Wirelesscommunicationispopularlyusedinsomearea.Butbecauseofthethunderbreakin,wilelesscommunicationisindangerseverytime.Thisarticleintroducedlightingpreventionmeasureofwilelesscommunicationdevice。
Keywords:wilelesscommunicationdevicelightingpreventionmeasure
一、前言
在我們的生活中會經常見到電閃雷鳴,但是大家知道嗎?全球平均每年要發生1600萬次閃電。雷電具有驚人的能量,每次雷擊所產生的能量大約為55萬千瓦/小時,足以燃點100萬個燈泡1小時、直擊雷電流平均都有34kA。有記錄的最大直擊雷電流為210kA。目前人類尚未能對雷電的能量加以有效利用,而雷害造成的損失卻是巨大的。據統計,在歐美國家每年有20—30的電腦故障是因感應雷引起的,在一處電網中每8分鐘便有一個瞬間過電壓產生。全球每年有數以千人死傷于雷擊事故、經濟損失有數十億美元。
所以雷電災害對無線通信設備的危害也是不言而喻的,所以探討有關無線設備的防雷是非常有必要的,這對于無線通信網絡的安全、質量等都有很重要的意義。
二、雷電對無線通信設備損害的原理和主要形式
1.原理
要真正做到對無線設備的防雷首先必須了解雷電對無線通信設備危害產生的原理。以負雷云為例,由于電云負電的感應,使附近地面積累正電荷,地面與雷云之間形成強大的電場。當某處積累的電荷密度很大,激發的電場強度達到空氣游離狀態(空氣擊穿)的臨界值時,雷云便開始向下梯級式放電。接近地面的物體達到一定的距離時,地面物體在強電場作用下產生尖端放電,形成向雷云方向逐漸向上先導放電,二者匯合形成雷電通路,異性電荷劇烈中和形成很大的雷電流,并發出強烈的閃電和雷鳴。雷電發生時,雷電流經架空線路或空中金屬管道等金屬物體產生沖擊電壓,隨物體走向而迅速擴散,形成危害。
2.三種主要形式雷擊破壞的三種主要形式為:
2.1直擊雷
帶電的云層與大地上某一點之間發生迅猛的放電現象,叫做“直擊雷”。直擊雷只發生在雷云對地閃擊時才會對地面造成災害,也就是說直擊雷發生的幾率較低,而且直擊雷發生時一次只能襲擊一個小范圍的目標,但是由于放電現象發生過程迅猛,被直接擊中的目標會由于放電電流過大,造成的損壞程度較大。直擊雷主要對室外物體產生破壞作用,所以把防直擊雷的系統稱為外部防雷系統。
2.2球形雷
簡稱球雷,是一種特殊的雷電現象。一般是橙或紅色,或似紅色火焰的發光球體(也有帶黃色、綠色、藍色或紫色的),直徑約為10~20cm,最大的直徑可達1m,存在的時間大約為百分之幾秒至幾分鐘,一般是1~5s,一旦遇到物體或電氣設備時會產生燃燒或爆炸,其主要是沿建筑物的孔洞或開著的門窗進入室內有的由煙囪或通氣管道滾進樓房,多數沿帶電體消失球形雷一般發生的較少,只有在一些特殊的地理環境或者特殊的基站位置上才會有球形雷的發生。
2.3感應雷
雷電在雷云之間或雷云對地放電時,并在附近的戶外傳輸信號線路、地埋電力線、設備間連接線產生電磁感應并侵入設備,使串聯在線路中間或終端的電子設備遭到損害的放電現象,叫做“二次雷”或稱“感應雷”。感應雷雖然沒有直擊雷猛烈,但其發生的幾率比直擊雷高得多。感應雷不論雷云對地閃擊還是雷云對雷云之間閃擊,都可能發生并造成災害。此外一次雷閃擊都可以在較大的范圍內使多個電子設備同時產生感應雷過電壓現象,并且這種感應高壓可以通過基站供電線和信號中繼線等引入傳輸到很遠,致使雷害范圍擴大。感應雷發生時一般對室內的用電設備和電子元器件起到破壞作用,因此把防止感應雷和雷電電磁脈沖波(LEMP)破壞的系統稱為內部防雷系統。
三、無線電設備防雷
地址: 浙江省.寧波市鄞州區寧姜公路(九曲小區二期旁)
郵編: 315040
聯系人: 盛立峰
電話: 0574-87139378
傳真: 0574-87139378
手機: 13867861670
Copyright ?2004-2025 寧波市鄞州首南恒宇激光雕刻廠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 浙江省.寧波市鄞州區寧姜公路(九曲小區二期旁) 郵編: 315040 聯系人: 盛立峰
電話: 0574-87139378 傳真: 0574-87139378 手機: 138678616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