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類宏程序應用舉例
如下圖所示的圓環點陣孔群中各孔的加工,我們曾經用A類宏程序解決過這類問題,這里再試用B類宏程序方法來解決問題。
圓環點陣孔群的加工圖 宏程序中將用到下列變量:
#1――第一個孔的起始角度A,在主程序中用對應的文字變量A賦值;
#3――孔加工固定循環中R平面值C,在主程序中用對應的文字變量C賦值;
#9――孔加工的進給量值F,在主程序中用對應的文字變量F賦值;
#11――要加工孔的孔數H,在主程序中用對應的文字變量H賦值;
#18――加工孔所處的圓環半徑值R,在主程序中用對應的文字變量R賦值;
#26――孔深坐標值Z,在主程序中用對應的文字變量Z賦值;
#30――基準點,即圓環形中心的X坐標值XO;
#31――基準點,即圓環形中心的Y坐標值YO;
#32――當前加工孔的序號i;
#33――當前加工第i孔的角度;
#100――已加工孔的數量;
#101――當前加工孔的X坐標值,初值設置為圓環形中心的X坐標值XO;
#102――當前加工孔的Y坐標值,初值設置為圓環形中心的Y坐標值YO。 用戶宏程序編寫如下:
O8000
N8010 #30=#101 //基準點保存
N8020#31=#102 //基準點保存
N8030#32=1 //計數值置1
N8040WHILE[#32LEABS[#11]]DO1 //進入孔加工循環體
N8050#33=#1 360×[#32-1]/#11 //計算第i孔的角度
N8060 #101=#30+#18×COS[#33] //計算第i孔的X坐標值
N8070 #102=#31+#18×SIN[#33] //計算第i孔的Y坐標值
N8080 G90G81G98X#101Y#102Z#26R#3F#9 //鉆削第i孔
N8090 #32=#32+1 //計數器對孔序號i計數累加
N8100 #100=#100+1 //計算已加工孔數
N8110END1 //孔加工循環體結束
N8120#101=#30 //返回X坐標初值XO
N8130#102=#31 //返回Y坐標初值YO
M99 //宏程序結束 在主程序中調用上述宏程序的調用格式為:
G65P8000A~C~F~H~R~Z~
上述程序段中各文字變量后的值均應按零件圖樣中給定值來賦值。